SAAPedia EN 微膠囊
logo

動表面張力的測定方法

時間:2021-11-06 21:21:55;閱讀量:590

動表面張力的測定方法

純液體或溶液的表面張力隨時間的變化而有變化,當超過某個時間點,表面張力基本不再變化後,此時的表面張力可以稱之為平衡態表面張力,在此時間點之前的表面張力可以稱之為動(態)表面張力。

動(態)表面張力的測定有多種方法,如:滴體積法、吊片法、振動射流法、最大氣泡壓力法、旋轉液滴法等。

不同物質的動(態)表面張力隨時間變化的程度是不同的,因此要根據目的選擇合適的測試方法。例如:測定1ms以內的動(態)表面張力,應採用振動射流法;測定不低於10ms的動(態)表面張力,可以採用最大氣泡壓力法。

本文重點介紹比較實用的幾種方法。

1 最大氣泡壓力法

毛細管浸入液體中,使氣體通過毛細管形成氣泡,測定形成氣泡時的壓力,根據壓力計算動(態)表面張力。

使用該法測定動(態)表面張力時,可以參照以下標準:

(1)GB/T 27842 化學品 動態表面張力的測定 快速氣泡法。

2 旋轉液滴法

在離心力、重力和表面張力的作用下,氣體在液體中會形成柱形的氣泡,氣泡的形狀由儀器轉速和液體表面張力決定。通過對氣泡外形的測定,計算液體的表面張力。計算公式如下所示:

γ = Aω2D3Δρf(l/D)

式中,A是儀器常數,ω是角速度,D是短軸直徑,Δρ是兩相的密度差,f(l/D)是與氣泡長寬比(l/D)有關的修正係數。

計算不同時間點的γ值,即可繪製γ-t曲線。

表面活性劑

乙醯磺胺酸鉀

硫酸化植物油脂肪酸鈉

4-(2,4-二氯苯氧基)丁酸

1-氨基-9,10-二氫-9,10-二氧代-4-(4-((1-氧代丙基)氨基)苯胺基)蒽-2-磺酸鈉

1-氨基-9,10-二氫-4-(4-甲基氧負磺醯基苯胺基)-9,10-二氧代蒽-2-磺酸二鈉

標準

表面活性劑試驗方法 國家標準目錄

表面活性劑 國家標準目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