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AAPedia EN

微膠囊

logo

[名詞]膠團和臨界膠團濃度

時間:2014-11-19 21:09:08;閱讀量:399

[名詞]膠團和臨界膠團濃度

1925年,英國化學家McBain首次提出膠團學說;快速冷凍透射電子顯微鏡法(Cryo方法)能夠觀察到膠團的存在。

 

水體系中,膠團具有以下特點:

(1)膠團是溶質單體聚集而成的聚集體;

(2)膠團的形成為自發過程;

(3)膠團是熱力學平衡體系,膠團中的溶質和溶液中的溶質為平衡體系;

(4)膠團的內核由非極性基團構成,為疏水結構區;膠團的外層由極性基團構成,為親水結構區。

 

水體系中,膠團的形成需要一定的濃度,此濃度即為臨界膠團濃度(亦即臨界膠束濃度)。

 

溶質從單一分子至膠團的轉化,亦是從無序至有序狀態的轉化。

表面活性劑

N,N'-(亞甲基二-4,1-亞苯基)雙(2-甲基丙氨酸)二甲酯-MDI聚合物

己二酸-1,4-丁二醇-1,4-環己烷二甲醇-MDI聚合物

1,4-丁二醇-TDI-PPG聚合物

2,4-TDI-2,6-TDI聚合物

己二酸-乙二醇-MDI聚合物

標準

表面活性劑試驗方法 國家標準目錄

表面活性劑 國家標準目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