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AAPedia EN

微胶囊

logo

聚醚型总论(3):脂肪酸聚氧乙烯酯

时间:2012-04-18 16:12:35;阅读量:1539

聚醚型总论(3):脂肪酸聚氧乙烯酯

1、制法

脂肪酸和环氧乙烷聚合而得。合成过程中,亦会生成双酯。

2、性质

(1)、外观

随着EO数的增高,外观从液体至膏体至固体方向发展。起始状态,取决于脂肪酸的结构。

(2)、溶解性

随着EO数的增高,溶解性增加。

(3)、浊点

随着EO数的增高,浊点增高。

(4)、环氧乙烷分布度

通常,窄分布的脂肪酸聚氧乙烯酯具有更为优越的性能。

(5)、稳定性

分子结构中含有酯键,因此稳定性不佳。在强酸、强碱的环境下,易水解。

3、洗涤作用

具有一定的洗涤作用。

4、发泡作用

通常,低泡或中低泡。

5、润湿和渗透

疏水基在C6-C10之间,支链或直链、EO数为疏水基平均碳原子数半数者,具有优良的润湿和渗透作用。

6、加溶和微乳

EO数大于15的脂肪酸聚氧乙烯酯具有优良的加溶和微乳作用。

7、乳化作用

具有优良的乳化作用。可依据乳液的类型,选择EO数相当的脂肪酸聚氧乙烯酯。

8、分散作用

具有较好的分散作用。尤其是高EO数的脂肪酸聚氧乙烯酯。

9、润滑作用

具有较好的润滑作用。

表面活性剂

N-牛脂基三亚甲基二胺与环氧氯丙烷反应产物

1H-咪唑与环氧氯丙烷反应产物

C4-6烷基二胺和C6环二胺与1,2-二氯乙烷和环氧氯丙烷聚合物

二甲胺与环氧氯丙烷反应产物

松香-甘油-桐油聚合物

标准

表面活性剂 国家标准目录

表面活性剂 化工行业标准目录

表面活性剂 轻工行业标准目录

表面活性剂 石化行业标准目录

表面活性剂试验方法 国家标准目录